首页

女王调教足交视频

时间:2025-05-30 04:56:44 作者:福建永定:巧手绣香包 端午承古韵 浏览量:11382

  中新网福建永定5月29日电 (黄秋萍 吴宇梁 吴道明)当艾草清香漫过土楼天井,五色丝线穿梭于客家阿婆的指尖,一个个承载着千年祝福的端午香包,在福建龙岩永定土楼间悄然成型。

  作为客家人“五、八、腊”三大节庆之首,永定的端午节不仅保留着“粽子节”的传统,更以独特的香包制作、午时水沐浴、舞龙灯等习俗,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文化传承画卷。

当地村民们正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,将端午的美好祝福一针一线缝进小小的香包里。黄秋萍 摄

  “五月五,过端午,门插艾,香满堂,吃粽子,撒白糖,赛龙舟,喜洋洋。”5月28日,踏入龙岩市永定区洪坑土楼景区的“土楼王子”振成楼大院,一股清新药香扑鼻而来。院内长桌上,造型精美的香包整齐排列,当地村民们专心致志地穿针引线,将端午的美好祝愿一针一线缝进小小的香包中。

  据了解,自制中药香包是永定多年来的端午传统。这些香包内填充着艾叶、丁香、藿香等十余味中草药,经过七蒸七晒的古法精心炮制,再系上五彩绳结。在客家人心中,每一个香包都寓意着驱邪纳福,它们不仅是精致的装饰品,更是守护平安的护身符。

  “我特别喜欢这个香包!闻起来香香的,奶奶说戴上它,小虫子就不敢靠近我啦!”当地幼儿苏渠珉满脸欢喜地说。

  “老话说‘戴个香草包,不怕五虫害’。这香包既能安神驱蚊,又能传递心意、寄托祝福。”当地村民胡惠平感慨道,“现在市场上虽然也有香包卖,但亲手制作的才最有温度,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家人的牵挂和祝福。”

土楼人家给孩子洗午时水。 黄秋萍  摄

  在永定,端午节还有“卫生节”的别称。节日当天,天还没亮,家家户户就开始洒扫庭院,在门上悬挂艾叶、葛藤、菖蒲。同时,将悬挂数日的菖蒲、艾叶熬制成药汤——“午时水”,供全家洗浴。

  “挂艾叶、葛藤,是祈求平安顺遂;用它们熬水洗澡,能祛寒湿、避蚊虫、驱毒辟邪。”当地村民林日耕介绍,“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习俗,蕴含着养生的大智慧!”

  在土楼里,包粽子的传统更添温情。糯米浸透赤砂糖的甜蜜,五花肉裹着粽叶的清香,三代人围坐在土楼厅堂,长辈耐心地教晚辈折粽叶、缠棉线。村民们告诉记者,用山泉水浸泡糯米,采摘后山新鲜的粽叶,这样包出的粽子才有浓浓的“家乡味”。蒸笼掀开,白雾升腾,粽香与欢笑声弥漫整个院落。

  “在城里,端午好像只剩下超市里的速冻粽子。但回到永定,看着老母亲戴着老花镜缝香包,女儿跟着我们歪歪扭扭的包粽子,这才是记忆中完整的端午节,传统习俗就是我们客家文化的根啊!”返乡游子林诗怡说道。

土楼娃在土楼门前舞龙灯、哼唱端午童谣。 黄秋萍  摄

  暮色降临,土楼群披上金色的纱衣,孩童们吃着粽子、戴着香包追逐玩耍,药香、粽香与炊烟在青瓦白墙间萦绕。当现代社会逐渐将端午简化为消费符号,永定的客家人依然坚守着“五月节”的文化内涵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履职100天 用实际行动擦亮“中国蓝盔”闪亮名片

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,不断强化国际执法合作,重拳出击、多措并举,坚决遏制跨境裸聊敲诈、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高发态势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。

最高检启动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 明确11项行动重点

阳泉数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史钦君表示,近年来,阳泉加快“数字基建”,打造“智车之城”,拓展“应用场景”,涵养“数字生态”,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。

联播+|着力提升“四力” 总书记把脉新闻舆论工作

广州日报讯 (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林荫)日前,广东省林业局等十四部门联合正式印发了《关于贯彻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〉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记者了解到,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》已于2023年5月1日施行,该《通知》进一步明确,广东要加强部门合作,建立野生动物联合执法工作协调机制,依法全面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,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。

消费新业态暴露维权新问题

工信部称,1至2月份,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,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,5G、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有序推进,用户规模持续扩大,移动数据流量呈快速增长态势。

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“娃娃兵”

据了解,沙河市有38个中国传统村落。202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(市、区)。近年来,当地政府遵循修旧如旧、因地制宜的原则,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,助力当地村民致富增收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